淮滨论坛
标题:
西平14岁女孩卫生间产下女婴 将其掐死扔楼道
[打印本页]
作者:
讨人厌
时间:
2015-4-17 15:54
标题:
西平14岁女孩卫生间产下女婴 将其掐死扔楼道
“彭某,在外婆家的卫生间里产下女婴时,已满14周岁;产后,将女婴掐死,涉嫌故意杀人。”女婴的“爸爸”刘某,与初中同学彭某偷食禁果时刚年满16周岁,涉嫌强奸。4月16日,西平县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彭某、刘某依法批准逮捕。“如何将孩子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值得全社会关注。”
作者:
讨人厌
时间:
2015-4-17 15:55
案件全过程讲述
案发
楼道的手提袋里,有一个死婴
3月29日中午,家住西平县城南大街某旧式居民楼的罗阿姨下班回到家,见楼道处放有一个纸袋子。
“那个纸袋子,是某品牌牛奶的外包装手提纸袋。”办案民警介绍:出于好奇,罗阿姨走上前瞧里面装的是啥。她看到里面血淋淋的,“有一个婴儿小手模样的东西。”罗阿姨的惊叫声,引来了同楼道的住户。邻居们查看后,发现里面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死婴。罗阿姨随即报了警。
侦破
死婴的妈妈,是个14岁女孩儿
民警迅速赶往现场。经初步勘查,手提纸袋里是一名女婴,已经死亡,系他杀。西平县公安局随即启动了命案侦破机制:办案民警兵分两路,一路勘查现场,一路在附近走访排查。
民警开展走访排查中,罗阿姨对门住户家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引起了民警的高度怀疑。该女孩自称家住西平县某乡镇,现所住的是其外婆家,由于自己身体不适,在外婆家休息。
“该女孩身体虚弱,好像刚大病过一场似的。”办案民警说,他们问话时,她十分紧张,目光躲闪。当天下午5点左右,该女孩承认手提纸袋里的女婴,是她当天上午在外婆家的卫生间里生下后弄死的;她只有14岁,是一名辍学初中生。随后,女孩被送往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同时被警方控制。
真相
两名初中生偷食禁果,女孩怀孕
据警方调查,女孩彭某,2000年6月27日出生。2013年秋,上初中二年级的她与同班同学刘某(1998年5月12日出生)谈起了恋爱。去年5月17日夜,彭某给刘某补过生日,二人都喝了酒。当晚因为下雨,彭某留宿在刘某家,二人发生了关系。“当时,彭某不满14周岁。”几个月后,一直没来月经的彭某意识到自己可能怀孕了,她很害怕,男友刘某知道后也是毫无办法。
“不敢告诉家人,怕引来爸妈的责骂,更害怕学校知道。”彭某在接受警方讯问时说:她以自己考不上大学为由,强行辍学。辍学后,她找借口住在县城的外婆家。外婆虽察觉到了外孙女身体有异常,但彭某说自己身体正在发育,加之冬春季穿得厚,年迈的外婆便没多想。
结果
两人分别涉嫌故意杀人罪和强奸罪已被批捕
今年3月29日上午,外婆出门后,腹部坠疼的彭某进入卫生间,独自生下一个女婴。后来怕婴儿的哭声被邻居听见,便用卫生纸塞进婴儿嘴里,用手掐婴儿的脖子。随后,又将女婴装进纸袋,丢弃在楼道里。
经法医鉴定,女婴系被卫生纸堵塞口腔、扼压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鉴于彭某作案时已满14周岁,已达到故意杀人犯罪负刑事责任年龄;刘某明知彭某是不到14周岁幼女,仍与其发生性关系,作案时已满16周岁,系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检察机关遂分别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对二人同时批准逮捕。
警示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引导
据办案民警透露:彭某生下女婴扔掉后,给男友刘某发了短信,刘某让她告诉家人,但她没告诉任何人,彭某的父母一直被蒙在鼓里。
“一个小女孩,怀胎10个月,又将孩子生了下来,这么长时间父母竟然没发现,可见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漠视程度。”驻马店市科技学校心理咨询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连鹏痛心地说。如果家长多关注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与孩子交流,就能够及时发现苗头,通过及时正确引导,能够有效规避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危险行为”,避免出现“无法弥补的危害性后果”。
“青春期的孩子会对生理上产生好奇,而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肖老师告诉本报记者:很多中学,虽开设了生理卫生课,可“生殖系统”很多老师不好意思讲,把这一块忽略掉了。
得知嫌疑人彭某、刘某被依法批捕后,驻马店市关心青少年下一代协会的专家们心情沉重。他们表示:“下一步,将呼吁社会、家长、学校三方面,重视对孩子青春期期间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人格完善的‘人’,以最大限度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作者:
九霄天籁
时间:
2015-4-17 15:59
社会啊
作者:
故事人生
时间:
2015-4-18 17:18
无语的孩子!
作者:
邹屏丕
时间:
2015-5-13 16:24
希望可以用些时间了~````
作者:
屏蔽妖言
时间:
2015-5-13 17:48
扭曲的社会,这个责任难道追究两个孩子就算完事?家长、学校、社会以及监管部门值得深思!!!
作者:
乌龙集玉皇阁
时间:
2015-12-30 22:33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