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我读红楼梦系列六 [打印本页]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6-11-5 16:17
标题: 我读红楼梦系列六
本帖最后由 泠润 于 2016-11-5 16:21 编辑

探春的高贵源于自律
       《红楼梦》中,探春被王妃看中替公主远嫁做了王妃,远离了贾府的是非,家族大厦倾塌未能赘及这位千金**,她是大观园中命运最好的一位姑娘。能替公主和亲,探春的高贵是毋庸置疑的。
        探春本是贾府上下都敢轻慢、连读者都讨厌的赵姨娘所生,然而,整个家族之中却没有任何人敢于轻看她,探春的精神、气魄、胆识令贾母、凤姐、王夫人、邢夫人并那些下人们刮目相看。探春的高贵源于自律!
探春虽是庶出,赵姨娘也曾百般挑唆,她却从未被亲娘左右而作践自己。她一直是严谨自律,勤做女红勤读诗书,书法一流。她的雅趣、诗才、书法备受宝玉、黛玉、宝钗、李纨等赞叹。她重情重义,对赵姨娘不失孝道,对迎春、惜春关怀备至,与自己的几个丫头肝胆相照,视同一体。
        探春从无一奶同袍的亲弟弟贾环那样妄自菲薄、阴谋恶算宝玉;始终光明磊落,与众姐妹情深意笃、和谐融洽,相亲互爱。
       文本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中,从探春的请柬中,都能读出她灵魂的高贵和融化在骨子里的高雅:“……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与下文贾芸给宝玉的拜帖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烘云托月,探春之雅兴不言而喻。仅此一纸请柬,探春的才情就得以显现。当时正值贾政远任,宝玉疏于管理,众姐妹百无聊懒之时,是她引领姐妹和兄弟趋雅近美,使大观园的生活趣味盎然。由此而引出下文的联句对诗,展现众姐妹才情,引得香菱吟诗入魔。
        文本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探春的聪明才智和治家机能已经展现一二,虽有刁钻婆子有意刁难,探春则进退有度,处理得法。并及时提出大观园的管理方案,使得人尽其能,各得其所。其间,并无一分私心。凤姐理家之时,探春则无只言片语僭越姑娘本分。她的改革令凤姐、宝钗、李纨、平儿深深佩服,于是,贾府上下高看于她,又都敬畏几分。
       文本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中,探春理家,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探春依照“祖宗手里旧规矩”处理,赵姨娘却不依不饶自己的亲女儿,瞎胡闹起来,探春虽然受了莫大的委屈,也未曾“犯法违理”,张弛有节,足见探春严于律己。并说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明显透露出探春的自尊自爱自强和自我高贵。
       文本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探春对自己屋里的丫鬟的怜惜和爱护更见其善于管理和自律的高贵气度:“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那王善保家的趁势作脸逞能,尽然“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探春毫不客气一巴掌着在她的脸上,骂道“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接着丫鬟侍书的言语也窥见平日探春对她们的管理和调教。
        探春的作为与其亲弟贾环平日喜欢生事、遇事又怕事形成鲜明对比,而她总是默默帮衬姐妹和宝玉;也与其二姐迎春也形成鲜明对比:迎春平日疏懒,既不管理自己也不管理屋里丫鬟,使得司棋自食其果,自己也由得丈夫作践落得悲惨结局,而她则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屋里的丫鬟婆子;与其小妹惜春的“廉介孤独僻性”决绝无情也形成鲜明对比,而她则热情开朗。
       书里书外,探春是一个受人敬重和爱戴的形象,她的高贵源于自律。曹公一书给我们太多的启示,我们应当汲取书中精华滋养我们的灵魂,灵魂的高贵在于自己的管理和自律,与金钱和穿戴没有关系。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6-11-5 16:20
我读《红楼梦》系列已经写了八个,以前在论坛发过五个,以后继续发布,愿意和喜欢《红楼梦》的文友们一起探讨交流。
作者: 格列兹曼    时间: 2016-11-5 16:30
有水平啊

作者: 藝墨坳    时间: 2016-11-5 20:00
最喜红楼,也最爱读红楼。但几遍读过硬是不敢留下片言只字的读后感。
因为水太深啦,那种看山不是山,说水便是水,明是一朵花,暗是一根刺的感觉太多了,真的让人找不到北。
探春是个好孩子,但一句"她的舅舅是九省提督"虽对了某些人的胃口(特别是今天的部分青年),却不知伤了多少颗喜欢她的人的心。

作者: 白老爷    时间: 2016-11-5 2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5 20:23
吴老师对红学颇有研究。探春是个颇具改革气魄的人物,人们评紅,多评前八十回,续书一般不提。研究红学的太多,文章也太多,要写出新意不容易。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5 20:25
现在有研究文章认为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作者: 白老爷    时间: 2016-11-5 2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6-11-5 21:08
感谢各位文友热情评论。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6-11-5 21:09
敢于把自己的文字发到论坛,我就能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6-11-5 21:14
谢谢各位指教,我最喜欢的红楼梦解析是蒋勋的,最赞赏探春身上那种自我高贵的品质,品读文本我认为她的高贵源于她的自我管理。发到论坛就是想与红迷探讨。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5 21:15
白老爷 发表于 2016-11-5 21:00
“探春是个颇具改革气魄的人物,”  —---这句才是重点嘛,很是欣赏。
把自律用在探春身上,那是不恰当 ...

白老爷对红学也有心得?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5 21:33
好文章

作者: 渔村幕火    时间: 2016-11-5 21: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老爷    时间: 2016-11-5 21: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江南柳    时间: 2016-11-5 22:21
源于自爱――所以律己!

作者: 江南柳    时间: 2016-11-5 22:25
泠润 发表于 2016-11-5 16:20
我读《红楼梦》系列已经写了八个,以前在论坛发过五个,以后继续发布,愿意和喜欢《红楼梦》的文友们一起探 ...

红楼诗词,别具一格!――建议诗姐给每篇文章需介绍人物配首诗词为妙!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6 05:45
白老爷 发表于 2016-11-5 21:56
十六岁读过,看不懂,只觉得里面东西好吃、抒情诗词写得到位。
     不过近些年来各路人马对“红学” ...

多少了解一点就行了。研究的人太多了

作者: 藝墨坳    时间: 2016-11-6 11:42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6-11-6 05:45
多少了解一点就行了。研究的人太多了

我对研究的文章,只是浏览从不深入。但看到本土红学,不免用心了一些,也更想深入一下。
白xx(我不喜欢那两个字)说得很对,也有不凡的见解,赞同。
但我们有了自己的"红学",不妨放肆一下,随心所欲,甚至胡言乱语,尽情一扯(我可是压抑了好多年噢)。
所谓的红学大家都已"词穷字尽",为博出位赚眼球,不惜胡说八道。我们蛰居深山老林的凡夫俗子,又何惧哉?
力挺楼主,大赞楼主。
只是写此类点评,太耗神费力。待有暇时,定写上几篇,以博一哂外加一骂。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6 12:44
藝墨 发表于 2016-11-6 11:42
我对研究的文章,只是浏览从不深入。但看到本土红学,不免用心了一些,也更想深入一下。
白xx(我不喜欢那 ...

红楼有十三种收藏版本,我看过三种,除了甲戌本有点印象,别的都忘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6 12:45
藝墨 发表于 2016-11-6 11:42
我对研究的文章,只是浏览从不深入。但看到本土红学,不免用心了一些,也更想深入一下。
白xx(我不喜欢那 ...

白老爷肚子里有点货。但吴老师也厉害。散文写的不错,

作者: 藝墨坳    时间: 2016-11-6 13:24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6-11-6 12:44
红楼有十三种收藏版本,我看过三种,除了甲戌本有点印象,别的都忘了。

老师了不起!
我虽读过几遍,但均是同一种版本。
前段日子,一位乡党说他认识一位会稽山师爷,手中至少有6种《红楼梦》版本,撩得我一次次地奔赴绍兴,不但书未看到,连人也未看到。想来是话赶话,酒后过过嘴瘾而已。
现在他也不再提及,我也不好意思再问。
他也喜《论坛》,多是灌水与热点,希望不会闯进此栏此篇,否则会很不好意思的。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6 15:39
藝墨 发表于 2016-11-6 13:24
老师了不起!
我虽读过几遍,但均是同一种版本。
前段日子,一位乡党说他认识一位会稽山师爷,手中至少有 ...

版本再多,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甲戌本就行了,其他版本都残缺不全,都是转抄的,不过有脂批而已,没啥特殊,不看也罢。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6-11-7 09:56
白老爷 发表于 2016-11-5 20:06
贾探春,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被楼主品出这种浅显感觉,曹先生一生的心血,也就白费了。
楼主不要生气, ...

感谢文友这种直来直去的批评,你的批评是动力,我会更加努力,准确表达我读《红楼梦》的认识和感悟。你的批评我反思了一下:我文字表达不够明确,分析不够深入。以后继续努力。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6-11-7 10:00
藝墨 发表于 2016-11-6 11:42
我对研究的文章,只是浏览从不深入。但看到本土红学,不免用心了一些,也更想深入一下。
白xx(我不喜欢那 ...

希望能和你交流读《红楼梦》心得。我最喜欢蒋勋的《细说红楼梦》,只谈文本,不影响读者思考。
作者: 泠润    时间: 2016-11-7 10:10
藝墨 发表于 2016-11-6 13:24
老师了不起!
我虽读过几遍,但均是同一种版本。
前段日子,一位乡党说他认识一位会稽山师爷,手中至少有 ...

文友有兴趣可以加我微信,也是这个名字,我有一个红迷朋友说是有手抄本会发给我们红迷群,到时候我们共同欣赏。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