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不要一味的埋怨学校和教师 [打印本页]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00:40
标题: 不要一味的埋怨学校和教师
寒门如果不出贵子,又如何改变命运?

01

这两天,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状元相继出炉。

一个需要直面的真相是:

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的名校,家教极好,家庭殷实,素质全面,光环等身。

比如,2018年的安徽高考文科第一名,是来自合肥一中的郑辰筱,她以总分678分的成绩夺冠。

接受采访时,这位戴着眼镜的文静女孩说,她最爱出国旅行,初中时就跑遍了十多个国家,12岁时曾一个人只身去美国旅行。

比如,四川省理科状元周川,高考成绩718分,来自四川省遂宁市,高三18次摸底考试他15次都是第一。

周川有个已经在北大医学院读书的姐姐,最崇拜的偶像是C罗,家境不错,家教极好,极其自律。

再比如,以653分荣摘四川省文科第二名的卓汐聪,来自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他长相英俊,爱好众多,是学校主持人,喜欢模联。

在成绩出炉接受采访时,他当场就秀起了英语剧《猫》中的片段,引来阵阵喝彩。

父母优秀,家风良好,自信乐观,成绩优异。

这些高考状元所展现的特质,不禁让人想起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不管你承不承认,那些拥有合格父母、丰富资源的城市孩子,正在把那些家境贫寒、信息闭塞的农村孩子,远远甩在身后。

寒门难出贵子,是自古以来的现实。

但寒门如果不出贵子,又如何改变命运?




02

几天前,一位在乡村教书的读者,给我发来微信。

周末,她到城里办事,顺便看了几家教辅机构。

看完后,她震惊万分:

英语班,作文班,奥数班,口才班……每个班都人满为患,异常火爆。

看完出来后,她痛心疾首地对我说:

当农村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流浪,把幼小的孩子留守在家,一年也见不上两面时,教育已成为城市家庭的重中之重。

培训机构里,到处都是满脸焦虑的家长们,费尽心思为孩子弥补短板、制造特长的身影。

当农村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奥数,什么是潜能英语,什么是美声唱法,什么是一对一教学时,教辅已成为城市孩子的学习日常。

特长课堂上,到处都是一脸稚气的孩子们,绞尽脑汁奋笔疾书、自信满满力争最好的模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之后,更加无奈。

农村孩子资源太匮乏,视野太狭隘,想走出去太难,想改变命运太苦。



是的,条条道路通罗马。

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些人一辈子也没去过罗马,更有一些人拼尽全力赶往罗马,却在中途丢了性命。

现实从来不平,只因起点压根儿不同。

但是,对于穷人家的父母和孩子来说,如果不尽最大努力去缩短自己和罗马的距离,那一辈子只好待在远离罗马的缺憾与短视里,活得艰难又委屈,辛酸又不易。


03

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出身地地道道的寒门。

但从小,我没有怎么读过书的父母,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农民家的孩子,除了读书,没有别的出路。”

我哥自幼聪慧,但初中时和一帮坏孩子混到一起,成绩日益下降,懒散不思进取,甚至逃学旷课。

我永远记得那个雨天,父亲接到老师的通知后,把他从学校领回来,关到喂牛的西屋里,扬起鞭子狠狠抽下去的心碎与绝望。

没有谁比一个农民更知道,放弃读书的孩子将要面对怎样艰辛又粗粝的人生。

我哥15岁辍学,就北上南下地打工,曾经被老板骗过,被工友黑过,被老乡欺过,也曾因工伤险些残废。

一直人到中年,他才在省会开家小店维持生计,所赚的每分钱都饱含着辛酸与不易。

而我,在父母的教诲下,读完中学,考上大学,参加工作,致力写作。

虽然,我过得也不富有,但相比我哥要轻松开阔许多。

内心的光亮和见识,身边的人脉和资源,也让我能在父母和兄妹遇到难题时站成一棵树,尽最大可能陪他们出谋划策,渡过难关,找到出路。

每每这时,我都忍不住这样感慨:

当初,父母之所以尽最大努力送我到更远的地方,是希望我有一天不再如他们那样,活得卑微又迷茫。

虽然,像他们这样的寒门父母,无法给予我最好的条件和资源,但他们已经尽力把能给予的最好的一切,都给了我。

寒门或许难出贵子。

但如果寒门的孩子不去努力,不去争取,不去奋斗,就永远无法从寒门来到朱门,由卑微变得尊贵,从困苦走向新生,从底层来到顶层。




04

高考状元出炉,寒门子弟沉默了。

为什么?

因为,出身寒门的孩子,想一鸣惊人太难了。

但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弃自己?

因为,只有一代又一代寒门孩子不停努力,咱家才能从农村来到城里,从贫贱变得富裕,从清贫之家变成书香门第。

是的。

今日寒门里,很难觅得高考冠军的身影。

但明日冠军里,一定有寒门之家的后代。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00:42
寒门子弟永远要付出的更多.更累!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00:44
发此贴时 女儿刚刚合上书本 躺倒床上,因为明天中招考试 她必须拼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00:47
作为一名家长 扣心自问 你为孩子又付出了多少?

作者: 撇舞捺蹈    时间: 2018-6-26 00:49
惟愿爱女考出好成绩,健康快乐。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00:51
撇舞捺蹈 发表于 2018-6-26 00:49
惟愿爱女考出好成绩,健康快乐。

谢谢祝愿

作者: 晴时明月    时间: 2018-6-26 00:56
小考,中考,高考,都没考上的人,在此很认同……

作者: 淮河之恋1    时间: 2018-6-26 00:58
现实社会的写照!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00:59
难得湖涂 发表于 2018-6-26 00:58
现实社会的写照!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01:02
这两天朋友圈也好 论坛也好 发那些质问学校的帖子有意义吗?我做人很简单 从自身找原因吧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01:04
每个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态度和角度亦有不同,请持不同意见的人不要指责,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和任何人争论 谢谢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01:07
生命警戒线 发表于 2018-6-26 01:04
每个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态度和角度亦有不同,请持不同意见的人不要指责,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和任何人争 ...




作者: 登高望远    时间: 2018-6-26 01:46
今日寒门里,很难觅得高考冠军的身影。

但明日冠军里,一定有寒门之家的后代。
作者: 逅莱    时间: 2018-6-26 02:48
说的太好了。顶

作者: 滨城流浪人    时间: 2018-6-26 05:30
赞,楼主讲的都是社会实质性问题。

作者: 明月照天涯    时间: 2018-6-26 05:40
当出身寒门的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时候,说明我们正走在前进的道路上!让孩子考上好的学校,虽然并不能改变他们的过去,但是在未来奋斗的路上,他们至少会有更开阔的视野,从而少走很多弯路。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和你对待不同意见的人的态度,争论改变不了事实,如果叫嚣有用,乌鸦早就统治了这个世界!

作者: cj628521    时间: 2018-6-26 05:47
楼主说的好!

作者: 牵着蚂蚁逛街!    时间: 2018-6-26 05:47


作者: 风雨兰    时间: 2018-6-26 05:54
是的,家长的格局和高度,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 阿仑    时间: 2018-6-26 06:19
难道多年来x校长没责任?

作者: 淮滨发展推动者    时间: 2018-6-26 06:31
父母要努力,老师要努力,自己更要努力。

作者: 走火入膜    时间: 2018-6-26 06:54
生活也给我们的来了,太多挑战,为了生活没办法只能外出打工,多方面因素,比如环境,素质,责任。

作者: 幼儿日托班    时间: 2018-6-26 07: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幼儿日托班    时间: 2018-6-26 07: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半颗糖    时间: 2018-6-26 08:16
农村的孩子,如果不努力,永远只能跟上一辈一样,或者连上一辈还不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城上学,为接受更好更全面的教育,进了好学校大部分依然是留守儿童,哎…

作者: 0热带鱼0    时间: 2018-6-26 08:45
其它县都有,淮滨的教学质量又不是一年两年了

作者: 孤鸿远志    时间: 2018-6-26 11:09
都有问题,也不能全部指责学校,毕竟家庭教育占主导地位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8-6-26 11:10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世界那就做好自己。因为抱怨总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太差。

作者: 平镜海岸    时间: 2018-6-26 11:12
输在起跑线上

作者: 放肆旳青春    时间: 2018-6-26 12:35
登高望远 发表于 2018-6-26 01:46
今日寒门里,很难觅得高考冠军的身影。

但明日冠军里,一定有寒门之家的后代。



作者: 放肆旳青春    时间: 2018-6-26 12:37
寒门再难出贵子,事实胜于雄辩。

作者: 放肆旳青春    时间: 2018-6-26 12:43
半颗糖 发表于 2018-6-26 08:16
农村的孩子,如果不努力,永远只能跟上一辈一样,或者连上一辈还不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城上学,为 ...

暂时的离开,只为更好的回来,也许还是孑然一身,但至少尽力了,在上有老,下有小,物质生活丰富的生活中,不是陪伴就能够改变一切的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