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我与信阳地区《报晓》杂志之缘
[打印本页]
作者:
无风坠玉
时间:
2022-2-13 14:43
标题:
我与信阳地区《报晓》杂志之缘
古风·感谢那一年
文/梁令先
小桥流水柳依然,我与君情已数年。
旧事如烟难复制,花开秀丽别从前。
曾经创作今还写,报晓名书附一篇。
唱好红歌华夏颂,唯鑫宇美比蓝天。
注:①名书,指黄振国书记新作《悠悠淮水向东流巍巍大别山映山红》一文。②唯鑫,即《报晓》杂志早期编辑孙炳鑫老师。③宇美,指《报晓》著名编辑董晓宇老师。
20220213原创
读黄振国老师《悠悠淮水向东流 巍巍大别映山红》一文联想到的一段往事
——我与《报晓》杂志之缘
文/无风坠玉
有人说“记忆中最美的只能是思念”。是的,人生经历过的,又是最美的一般无法复制,最美的过去也只能是思念了。今天拜读黄振国老师的新作《悠悠淮水向东流 巍巍大别映山红》中的《报晓》杂志也是我最美的过去美好经历中的一部分,暮然回首好象在昨天。岁月流逝真情依在,我还是能清晰的记得那个时候的《报晓》杂志的两位老师的,他是董晓宇和孙炳鑫。
我1976年2月份参加工作的,被信阳地区蛇纹石矿来淮滨招工用翻斗车拉走的。蛇纹石矿是信阳地区工业局主管的生产单位,矿址在今天的南湾西边的睡仙桥西北游河的东南的卧虎山区。卧虎山顶上至今还保留石头砌筑的半人高的“古城墙”,据说李先念打游击时曾用过。
我在矿上不久就当上班长,是开採一连七班,有十几个工人属于我带领,主要任务是用挖掘机挖矿石,用锹和手装运石块,一人一天得装十几吨。这种岩石是生产磷肥的主要原料,听技术员说日本人早就想要买这个矿,中国政府坚决不卖。这种石头学名叫蛇纹石,石纹象蛇身上的纹一样,斑斓色彩挺好看。矿石也可以研磨制成氧化镁。每天干八小时,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半机械化,很累很累。但是,在艰苦条件下我还都是每每能完成任务,年年先进工作者。工作之余我爱写作,是个文学爱好者。
大概在1978年吧,一次偶然机会我在信阳工友家碰上《报晓》杂志这本刊物,觉得不赖就去投稿试试,结果好长时间没人理我。我就跑到《报晓》杂志社问问,办公室的地址好象在地区东方红文大道北的文化宫里边那条东西街北门朝南的二楼。挺走运的,那天接待我的是位女编辑董晓宇,应该是二十多岁比我大几岁。她不胖戴个着近视镜,人不是象现在年轻人打扮的花枝招展,很普通的女编辑形象,印象中语言不多。她把我介绍给一位叫孙炳鑫的男编辑。
孙炳鑫,浙江人,瘦高个子,文革前的大学生毕业,当时应该是地文联的才子之一。我们认识时他应该是三十四五岁,处理问题挺干脆的,对我这个当时不到十九岁的年轻人他还是印象不错的。我当时身体一般,脸面清瘦,除了已经长到一米七八的个子外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他见我爱好写作,也可能是他产生了隐恻隐之心,出于对文学爱好者的关怀,就热情鼓励我好好学习积极的学写。他还反复交待我要多看别人作品,先打腹稿,写出来多修改,还说写多了就有路子了。他让我再有写好小说诗歌之类习作就直接送给他,到时候看看有质量好的就推荐在《报晓》上发表。别说,不久真的有一首《惜》发在新人诗栏上,也是我写的诗歌首次登上纸刊,高兴的很呢。也鼓舞了我对创作的追求充满自信心,也是我决心用文字改变命运的力量产生:调出蛇纹石矿,逃出去离开这“累死人的地方”。从此不断努力学习,又经常得到他们指导,不久孙炳鑫自然而然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了。孙炳鑫知道我在蛇纹石矿的艰苦处境之后非常同情,他主动还带我去平桥他的宿舍里给我做好吃的买好酒喝。他酒量大,我喝不过他,不过他也不是喝酒就语言太多的人,我没见他喝醉过。我在蛇纹石矿创作的一篇小说《特殊调令》他说不错准备发在《报晓》上,但一直没看见,后来稿子他也没退给我,我也没找他要过。当时因为我在粉碎“四人帮“之后,被地区工业局抽调到政审工作组去了,说我可靠,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政治条件好(注:我父亲是一九七一年病故,也是英年早逝。他病故时才刚刚年满四十二岁,又是当时淮滨县公安局负责人之一,和当时的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张河海一起被批斗挨整过好多次。他和后来的县委书记张柱东一个大队,张桂东那时经常去找我父亲,因为老乡原因张桂东和我父亲关系很好,他那个时候还是农业局技术人员,一般干部),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红二代。田此我在审查“四人帮”余党运动中被抽调出来和另外两位一起,在一个很背的地方“陪护”着当时地区化肥厂的一位姓陈的“政治人物”半年之久,每天看他写检查,注意他的人生安全别有个啥意外。由此一忙就再没积极写文学作品了,又加上我八一年通过申明晶帮忙把我调回淮滨县物资局分到木材公司办公室搞人事档案工作,也就闲时间少了。后来(八五年)又考上北京物资学院脱产学习二年,毕业后从事经营工作与文学爱好有些脱节,就没有再见过董晓宇和孙炳鑫二位老师了,也一直没有联系上。但是,我心里一直没忘二位恩师。我从2008年开始,又重启文学之爱好,与当年埋在心底的真情力量是分开的。是《报晓》情缘延续了我的爱好,是巜报晓》杂志的编辑老师帮助我埋下创作的种子。对我作为信阳七八十年代的文学者来讲,《报晓》杂志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应该说受益处非浅,是《报晓》杂志在始终鼓舞着我。当然了如果没有董老师孙老师的帮助和引导,我今天可能不会再在诗词创作方面再有进步和为之保持有这么久创作激情和诗词爱好了。
20220212原创
悠悠淮河水之情 巍巍大别山之爱
作者简介:
梁令先,笔名:无风坠玉,男,1958年出生,淮滨县城关镇人。原任淮滨县木材建材公司副经理,淮滨县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经理等职。现系退休干部、信阳市作家协会员、淮滨县国学会党支部书记、淮滨县厨师和住宿协会名誉会长。目前,已发表诗歌近千首,诗集《淮河情梁令先诗词文选》正在出版中。
作者:
无风坠玉
时间:
2022-2-13 15:36
感谢老师和朋友厚爱!感谢支持关注!
作者:
雅苑老李
时间:
2022-2-13 19:08
诗文意浓,感人情深。
作者:
秋岗
时间:
2022-2-13 19:54
申明晶 ,印象里改革开放前好像当过赵集青年场负责人。
作者:
无风坠玉
时间:
2022-2-13 23:08
秋岗 发表于 2022-02-13 19:54
申明晶 ,印象里改革开放前好像当过赵集青年场负责人。
我知道他是潢师校长,后来调地区对台办主任。
作者:
黄圣
时间:
2022-2-20 15:24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