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19648|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滨农村婚礼剪影

[复制链接]

2160

主题

9333

帖子

9754

金币

官方团队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注册时间
2007-5-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7: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宾朋满座
吹吹打打
娶媳妇喽

新人到了


其乐融融
祭拜先辈

         在淮滨县农村,只要一听说亲朋或自家爷们过喜期(举办婚礼),男女老少们喜气洋洋换上新衣裳,面带笑容的前去送贺礼喝喜酒。见大人们去喝喜酒,孩子们吵着闹着也要去,在大人们的搂抱或牵扯下,孩子们一蹦三跳地赶到过喜事的亲戚或同村人家中。这时只见举办婚礼家人门前门庭若市,锁呐乐队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新郎西装革履,胸前配戴鲜红的新郎花,满面笑容迎来送往,很是喜庆。
        “十里不同俗,各自立规矩”。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淮河中上游,因地处淮河之滨而得名,这里水土肥沃,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极具水乡特色,这里有浓厚的淮上传统婚礼文化习俗,在豫南农村婚礼很是讲究且很有特色。每年的农历正月、腊月是农家子弟选择结婚日最多的月份。结婚时,由男女双方父母选择吉日成家,婚前头天,男方支锅杀猪买鸡买鱼,并与结婚日的头一天搭好棚,请来民间乐队吹吹打打,当天便在棚下摆上酒席,亲朋好友及老少爷们便纷纷到棚下行礼金喝喜酒,待客人端杯喝酒时,新郎在支客人(司仪)的带领下,脱帽向棚下客人致三鞠躬。上午或下午男方将斤重不等的“离娘肉(新娘离家)”、鱼、猪蹄、烟酒等物品送到女方家中。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新郎带着叔婶或哥嫂及年青人乘车到新娘家迎娶新娘。到女方家后,男女双方接送新娘的长辈们在新娘屋内小叙并临时商讨出嫁路途及到男方家的一些事宜。上午九时前,新娘新郎在接送长辈们的护送下乘车前往男方新家,途中有时经过的村庄或路人还要拦下接亲车,向新人要喜糖、喜烟,待撒下喜糖、喜烟后车队才能继续向前行。此时在男方家等候的看新娘的人群,早已在门前围的水泄不通,这时新娘不下车或下车不进屋,要新郎父母包压手钱(红包),女方包多少男方陪包多少。随后支客人(司仪)宣布结婚典礼开始。一、拜高堂,新娘新郎面对堂屋中央行跪拜礼。二、拜父母,在新郎的陪伴下,新娘向公公、婆婆叫爸爸妈妈,公婆听了新娘的叫声后,即掏出红包给新娘(俗称改口钱)。三、夫妻对拜。四、新郎新娘交换定亲物。拜堂结束,新郎新娘在老表和亲人们的搀扶下双双进入洞房,而后平辈分的男女老少和少数长辈们的(三天不分老和少)开始与新郎新娘搂搂抱抱推来搡去。此时一些老表和同龄人要新娘给男人们点香烟或给年轻妇女抱孩子(新娘抱孩子孩子少生病),而后新娘在堂屋酒席上陪娘家人喝喜酒,新郎端菜,新娘家人给上鸡上鱼等菜的厨师包封子(红纸里包的钱)。
        下午新郎新娘在长辈们及其它亲人的陪伴下,抬着桌子摆上酒菜到祖坟上逐一祭拜,待新人返家时,早一被老表们摆好了板凳桥(长条凳组成),桥的中间摆放着一个大木方桌(比做渡口)。这时见一头带破草帽,手拿着破扇子和木棍的老者坐在大方桌上,脸上被围观逗乐的人们给搽上黑灰,此时新郎新娘在青年男女的搀扶下左摇右晃地艰难向前行走。行至桥中间,摆船老人即问新郎新娘从那里来?到那里去?后面带着什么人?若答不上来,还要重答一遍,就这样反反复复,直至答对方可过去。三天后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一大早便回到娘家,当晚前双双返回新家,俗称“三天回门”。六天后在新娘娘家哥或弟接新郎新娘在娘家住六天,住满后新娘回新家,这称“接六天”,至此整个婚期宣告结束。(作者:王长江)

评分

参与人数 2 +11 收起 理由
淮之滨 + 1 10
豫城松 + 10 很有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