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最近房产税的讨论比较多,来看看淮滨历史上的房产税 [打印本页]

作者: 奔跑的小猪    时间: 2019-3-24 21:37
标题: 最近房产税的讨论比较多,来看看淮滨历史上的房产税
今年各方面关于房产税的新闻和讨论非常多,但等到征收时,具体怎么个征收法,现在还不得而知。

一方面,对企业进行大规模减税,同时银行也为企业提供了低息贷款,淮滨如今银行利率年息只有4.5%左右,远远低于民间私人借贷的1分利(12%年息)。另一方面,地方 政 府要为逐渐越多的城市居民提供公共基建、医疗、教育服务,需要更多的财源。如今大家都从网络消费,本地商贸制造受一定冲击,税收被经济好的地区吸走。

一方面给企业减税,一方面政府要维持越来越多的公共开支,解决财政困境,除了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房产税可能是现阶段最好的财源出路。

大部分人都相对恋家,不管在外混的如何,家乡一定要有套房子,税源来源很广泛。除此之外也能打击靠房产增值不参与劳动的食利阶层,比如在淮滨城区拥有500平米以上私人房产的人,通过出租,就能获取普通劳动者多年在工作中的收益。政府在提取房产税收益之后,用以改善公共服务,进而让普通劳动者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资产过多的人也会考虑把钱从房产中撤出来,投入到能让钱增值的地方,比如投入到企业中,进而带动经济和就业增长。

但关于地方房产税的用途,期待能够专款专用,比如专门用于教育,或者医疗和养老。比如保证该区域的孩子能够一视同仁,且不需要额外审批的进辖区学校。有一点推测,应该会像个税那样有个5000元基数的起征点,普通人不必过分担忧。

另外,即使房产税出来,淮滨的房子价格不会跌,但相对价值会跌至房子的本来居住或者使用属性,增值的部分会被砍掉。所以需要房子的只管买,不必等待。对过于高估的商业地产要谨慎,淘宝和美团,汽车,公共交通这些方面的快速发展,会分散核心地段商业地产的价值。



最后,来看看淮滨历史上的房产税。



1947年3月,息县国民党政府在县参议会述职报告中,觉得淮滨有几个乡镇经济还行,计划在淮滨谷堆、马集、新里、赵集等几个乡镇征收房捐,不料随后国民党政府垮台,税收不了了之。

1950年,淮滨属息县,准备开征城市房产税,因淮河洪水未能收取。

淮滨建县后,1954年,淮滨县对城关的土地进行了普遍丈量,准备开征城市房产税,不料淮河又来洪水,只好作罢。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开始恢复,1962年,淮滨征收了一次城市房产税。


肯定有很多人想,能不能不交税,这是人性使然,都不想对外拔钱。在淮滨历史上,还真有取消税收的时期。1958年8月底,淮滨县成立了人民公社,公社实行大收大支,取消了税收。1959年麦收,发现大收大支这样存在很多问题,又恢复了税收。知道这段历史的朋友们,愿意过这种取消税收的日子吗?


以上是一点愚见。





作者: 孩爷    时间: 2019-3-24 21:52
没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
作者: 孩爷    时间: 2019-3-24 21:55
想真正读懂房产税,其实不难,从字面上就可洞悉出来,关键在“税”字,而不是“房产”,税收属什么范畴呢?很明显,是政治,而非经济、金融、社会,尽管很多经济学家、金融分析师、社会学家也想来“插一脚”混点流量。

政府决定是否征收房产税、怎么征收房产税,根本出发点在于能否增加税源,而不是调控房价!

政府需要测算的是,开征后增加的房产税额和减少的其他税源,两者孰大孰小。
作者: 奔跑的小猪    时间: 2019-3-24 22:08
孩爷 发表于 2019-3-24 21:55
想真正读懂房产税,其实不难,从字面上就可洞悉出来,关键在“税”字,而不是“房产”,税收属什么范畴呢? ...

通过房产收税是一个途径。

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在房价高企之时,持有一定面积房产的,都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能够支付房产税。

要是从连房子都没有,穷哩跟腊鹅样的人身上,收税要复杂很多。


作者: 孩爷    时间: 2019-3-24 22:13
村里二狗 发表于 2019-03-24 22:08
通过房产收税是一个途径。

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在房价高企之时,持有一定面积房产的,都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能够支付房产税。

要是从连房子都没有,穷哩跟腊鹅样的人身上,收税要复杂很多。

财政部2019年度无房产税立法计划
作者: 李寻欢1    时间: 2019-3-24 22:45
看看评论
作者: AA我爱我家    时间: 2019-3-25 05:34
不买房也用交税吗
作者: 赏花赏月赏秋香    时间: 2019-3-25 06:54
房租马上要涨了的信号。
作者: 孤独一掷    时间: 2019-3-25 07:28
车我们无关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