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46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行语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条标题引发热议(图)

[复制链接]

720

主题

1万

帖子

3667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0-7-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0:4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佛山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流行语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条标题引发热议(图)



《人民日报》版面截图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记者  高家涛

  网络热词上党报

  这篇文章引题为“改革攻坚迸发动力 政策创新激发活力 厚积薄发释放能力”,文章约3200多字,主要以上面三个方面为经验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与很“潮”的标题相比,文章中并没有提到“给力”这个词。

  “给力”,音gěi lì,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还有网友根据“给力”造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ungelivable(不给力)。

  不少网友称“意外”

  像以前的“囧”等网络热词一样,“给力”原来只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这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立刻引发热议。仅在新浪微博,截至昨天晚上20:00,这一消息就被转发了数千次,评论近千条。大多数网友都对此表示意外,有人大呼“今天的《人民日报》很给力!”。

  在感到意外之余,不少网友表示,《人民日报》采用网络新词是顺应网络潮流,亲近网民的表现。

  此前一天,也就是11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叶皓题为《网络时代堵信息不现实》的文章。其中谈到:“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有评论认为,“既然领导干部都已上网了解舆情了,那作为党委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活用网络词汇,无疑是顺应了这个趋势,无形之中也是鼓励与赞同。”

  有人质疑用错了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人民日报》如此用“给力”令人费解,因为通常情况下,网友将“给力”用作形容词或感叹词,“给力文化强省”似乎不通。网友“李蓬”在微博上表示:我请教各位网友:在网民使用这个词时,是当形容词用,还是当动词用?人民日报当什么词用了?是否合适?

  还有人为《人民日报》的头版编辑“担心”,有网友说,不知道编辑检查写起来是不是“给力”。对此,《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主编何炜在其微博中回应称:“顾虑很给力,不过神马都是浮云……”

  ■ “脖友”声音

  @老记的崆峒岛:“给力”成为2010年网络流行词板上钉钉了!

  @杨化涛:刚过去报夹看了看,是真的耶。这是我近几个月看《人民日报》看得最认真的一次

  @社上君: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

  @搜噶阿米达:不是PS的吧?

  @伪文青小满:“给力”是形容词,又不是动词,没这么用的。

  @滚吧吧弹子球:结合副标题,这个“给力”就说的通了,给力用在这里是一个动宾词组,而并不是一个网络名词。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1626

帖子

1669

金币

8级:上校

Rank: 8Rank: 8

注册时间
2010-10-15
板凳
发表于 2010-11-11 21:0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顺应了领导干部要多上网了解网络舆情的要求,也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不断改进文风的有力体现。我们乐意看到这样的改变,也期待看到更多更深刻的改变。
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0

主题

1万

帖子

3667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0-7-3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20:47: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佛山
詹万承:“给力”的头版头条引人深思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11月10日头版头条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文章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并用引题的方式总结了三条经验:改革攻坚迸发活力、政策创新激发活力和厚积薄发释放能力。如此“潮”的标题,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并截图发布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后,引发了强力的围观,网友们纷纷大呼“标题给力”,一个仅八个字的标题却引发了热议,其中的缘由不得不让人好奇。

  “给力”一词,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是很有帮助、很有作用。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之所以出现此等热捧的景象,恐怕首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给力一词的网络属性与《人民日报》严谨平实的风格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换而言之,假若给力一词是出现在都市报或者晚报,标题本身自然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其风格定位原本就是紧跟网络的,可主体换成了《人民日报》,并且是头版头条,给人的感觉自然就不同的。毕竟,在一般人心目中,《人民日报》是代表党和国家的一张面孔,必然表现的刻板严肃,容不得丝毫的灵动娱乐。

  可确实必须如此吗?实则不然。领导干部常强调必须亲民爱民,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自然要用人民群众的方式说人民群众说的话,只有沟通上不存在障碍,才能合理有效地传播表达亲民的思想。反观一份报纸,自然也是如此。涵盖全国各个城镇乡村的《人民日报》,其读者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是其他报纸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读者阶层跨越大,调整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对传播的有效度就尤为重要,只有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人民群众才会真心诚意的阅读。

  前一天的《人民日报》刊发的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叶皓的文章,其中就谈到:“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将网上舆情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将能否使用网络、能否发现舆情、能否应对舆情作为衡量工作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既然领导干部都已上网了解舆情了,那作为党委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活用网络词汇,无疑是顺应了这个趋势,无形之中也是鼓励与赞同。

  把时间拉得再远一点。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就谈到了文风改进的问题。他认为应该摒弃过去文章长、假、空的做法,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其中“新”的一点就是:“角度新、材料新、语言表达新的话,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话”。给力一词在标题中的运用,正好可以体现“新”的风格。

  由此观之,这一“给力”的标题,不仅是顺应了领导干部要多上网了解网络舆情的要求,也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不断改进文风的有力体现。我们乐意看到这样的改变,也期待看到更多更深刻的改变。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