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楼主: 淮河左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词] 和张老师《再吟菊花》

[复制链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4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8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0:54: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由于字词限制、语法固定和对仗的普遍,文言诗的意象紧缩为一个个独立个体,呈现出的想象排列和意象的并列多数是组合关系、而非聚合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4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8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0:55: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感觉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26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87
发表于 2016-11-18 10:55: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如前所述,文言诗语是建立在“字”思维基础上的,那么“字”思维则结满对仗的果实顺理成章。形、音、义的巧妙配合,形成三个层面的对举性结构(形态上,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结构均齐,且无重字方显变化;声音流变中,韵律符合对称、呼应、反复却不重复的原则;意义上,词性对等、意涵相当、修辞格对应,富于叠加的弹性意味),亦即形成以正对、反对、串对、隔对、虚实对、错综对为主导型的文本景观,将形、音、义的最佳组合发挥到了极致。而现代诗语是建立在“词”“句”为主的发散性思维上的,夸大与事物之间的变形关联,应和着现代人宇宙观、审美观的变化,“不以物象之间的妙合无垠为根本,而以物象之间碰撞、纠缠、矛盾互谬为旨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4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8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0:57: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结构均齐,且无重字方显变化;声音流变中,韵律符合对称、呼应、反复却不重复的原则;意义上,词性对等、意涵相当、修辞格对应,富于叠加的弹性意味),亦即形成以正对、反对、串对、隔对、虚实对、错综对为主导型的文本景观,将形、音、义的最佳组合发挥到了极致。而现代诗语是建立在“词”“句”为主的发散性思维上的,夸大与事物之间的变形关联,应和着现代人宇宙观、审美观的变化
-------------不太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26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89
发表于 2016-11-18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早些时候,汉学家奚密就认真分辨古典诗与现代诗的重要差异,她在《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的结语中明确两个不同传统:
  相对于悠久辉煌的古典诗,现代汉诗还是一个芽苗。就其内在发展来看,现代汉诗却已开创了一个新的诗歌传统,至少是汉诗传统的一个小传统,大河的一条新辟的支流。在语言媒介与和美学意识上,它截然有别于古典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4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9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0:58: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相对于悠久辉煌的古典诗,现代汉诗还是一个芽苗。就其内在发展来看,现代汉诗却已开创了一个新的诗歌传统,至少是汉诗传统的一个小传统,大河的一条新辟的支流。-------------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26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91
发表于 2016-11-18 10:59: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古典诗歌对诗的措辞的依赖,表明它是以体验事物为表达的核心的;而现代诗歌对日常语言的发掘,则是表明它是以认知事物为表达的核心的。就认知功能而言,古典诗歌总体上专注于审美感受,偏重个人化的文化体验;而现代诗歌则倾向于揭示事物的真相,侧重于传达诗人对世界的独特的认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4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9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0:59: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这一段认真看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26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93
发表于 2016-11-18 11:00: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古典诗歌的每一个词汇都承载了重重的文化隐喻,以致令人窒息;它传达的经验也多是一些二手货、三手货,很多时候仅仅是修辞的自我增殖。新诗甩掉了这个包袱,使我们有机会睁开自己的眼睛,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4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9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1:01: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新诗歌有其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26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95
发表于 2016-11-18 11:01: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重新审视古今诗语在观照、感发、言说世界方式上的距离拉大,笔者想继续发问的是,在差异性前提下,现代诗语与文言诗语究竟是处在怎样一种既联系又剥离的状态?两者的不可通约性究竟有多大?大到怎样一种边界?尤其是,两者出现的断裂、阻隔又是达到一种怎样“自扫门前雪”的程度?诚然,现代诗语与古典诗语有交汇、承传的部分,也有反弹、隔膜、补充、未完成、乃至全然不同的崭新部分,故笔者更愿意把现代诗语与文言诗语,看做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分属于两种相对独立的言说语系。两者不止在田园模式与都市模式,生命意识与书写品格、文化体验与经验认知,同时也在具体的想象方式、感觉方式、修辞方式上出现许多“各行其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4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9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1:0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重新审视古今诗语在观照、感发、言说世界方式上的距离拉大,笔者想继续发问的是,在差异性前提下,现代诗语与文言诗语究竟是处在怎样一种既联系又剥离的状态 --------------所言极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