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9718
- 精华
- 0
- 积分
- 451
- 马克
- 3990
- 金币
- 1204
- 在线时间
- 387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2-19
- 最后登录
- 2019-3-16
6级:少校
 
- 注册时间
- 2013-2-19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信阳市政府对房产调控问题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做好稳定房价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商品房预售行为监管。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预售,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不得参加任何展销活动。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二、严格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规范商品房预售许可行为,申请预售许可项目的土地证、规划证、施工证和商品房预售证等行政许可文件的主体名称应当一致。合理确定商品房预售许可的工程形象进度要求,多层建筑的商品房申请预售许可,工程形象进度须达到设计形象进度二分之一以上;高层建筑商品房申请预售许可的,工程形象进度须达到设计形象进度四分之一以上。申请预售许可时,除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条件外,还需规划部门提供的按规划建设的证明。
三、强化商品房预售方案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商品房预售方案销售商品房。预售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建设进度安排、预售房屋套数、面积预测及分摊情况、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的具体范围、预售价格及变动幅度、预售资金监管落实情况、住房质量责任承担主体和承担方式、住房能源消耗指标和节能措施等。预售方案中主要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并公示。
四、加强房地产销售管理。商品房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认购后不得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取得预售许可的,不得设立售楼部、营销中心或类似的商品房销售机构,不得发布各类商品房销售广告。严格商品房销售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开发企业不得聘用未取得培训合格证的无证人员售房。
五、加强房地产经纪监管。实行代理销售商品房的,应当委托在房产主管部门备案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执业人员不得炒卖房号,不得在代理过程中赚取差价,不得通过签订“阴阳合同”违规交易,不得发布虚假信息和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采取内部认购、雇人排队等手段制造销售旺盛的虚假氛围。
六、全面开展预售商品房项目清理。各地近期要对所有在建的商品房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和整治。对已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房项目逐一排查,准确掌握已预售的商品房数量、正在预售的商品房数量和尚未开盘的商品房数量等情况,并将清理情况向社会公开,清理结果于今年6月底前报市房产管理中心。
七、严肃查处无证照开发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个人无营业执照经营房地产开发(或以联建、挂靠形式变相开发)和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管理部门要严肃查处。对未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要依法查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规定擅自变更规划的,规划管理部门要严肃处理,及时纠正。
八、加大商品房前期物业管理力度。开发建设单位要保证物业管理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小区适当位置配套修建不低于总建筑面积千分之二至四的物业管理用房;新建住宅小区,由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水、电实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最终用户的要求进行建设;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小区规划有安防监控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要认真落实物业管理前期招投标和备案制度,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项目在实施房屋预售前,严格按照《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进行选聘、招聘物业服务企业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备案。
九、落实预售商品房质量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对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质量承担首要责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责任。房地产开发企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按各自职责承担相应责任。预售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的,购房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损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责任后,有权向造成质量问题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追责。
十、完善商品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商品房交付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商品房项目单体工程质量、节能环保性能、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符合交付使用的基本要求。切实落实房地产开发项目初始验收和竣工验收制度,严把初始验收和竣工验收关,完善新建商品房交付使用制度。各地要加强商品房竣工验收管理,积极推行商品房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
十一、健全房地产信息公开机制。要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立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市场信息。市、县房产主管部门要及时将批准的预售信息、可售楼盘及房源信息、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等向社会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将预售许可情况、商品房预售方案、开发建设单位资质、代理销售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情况等信息,在销售现场清晰明示。
十二、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地要通过房地产信息网络公开、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现场巡查等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行为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价格异常以及消费者投诉集中的项目,要重点核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记入房地产信用档案;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从严查处,直至取消其开发企业资质,并将有关信息通报土地、税收、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限制其参加土地购置、金融信贷等活动。
十三、加强房地产信用管理。各地要积极拓展房地产信用档案功能和覆盖面,发挥信用档案作用,将销售行为、住房质量、交付使用、信息公开等方面内容纳入房地产信用体系,信用档案应当作为考核企业资质的依据。
十四、严格相关人员责任追究制度。今年,市房产主管部门要对全市房地产市场执法监察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各地要加强对违法违规企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对违法违规开发经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对在预(销)售商品房管理中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有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对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十五、落实监督检查责任制度。各地要强化房产主管部门管理职能,加强房地产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市房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县(区)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市、县(区)房地产市场管理部门要建立商品房市场动态监管制度,加强销售现场巡查。各地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积极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0〕10号和国办发〔2011〕1号文件精神,市国土资源、规划、工商和房产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对本通知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