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诗中圣哲杜子美 初读杜子美的诗是小学的时候,虽是津津有味,但到底是为什么,当时不甚了了。到初中时学习他的诗《石壕吏》,老师介绍杜甫其人及其作品,当时就想,老杜为何总让人感觉人活得那么艰难。至于他为什么有“诗史”“诗圣”这样的称号更是不甚了然了。后来,读杜子美的诗愈来愈多,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人,杜子美的诗中圣哲形象在我的心中也越来越清晰了。 杜子美之所以被称为诗圣,首先在于他的远大而崇高的理想。“至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他的理想就是要做个辅佐君主的忠义臣子,在朝中要使君主像尧舜一样贤明。他要做人民的父母官,在地方要让人民风俗淳朴。他为何会有这样的理想和抱负呢?也许是因为,他的身世非同一般,祖父杜审言,不仅是当时朝中的要员,而且是当时就非常有名气的大诗人。他的父亲杜闲也曾任奉天县令。优越的家庭让他从小就有了一般士大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当然,广博的见闻也是他具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的重要原因。杜甫从十九岁就开始游历天下,尤其是齐鲁之地的自然风光和发达的人文气息对他产生重要影响。当时就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这样豪迈的诗句。杜甫怀着远大的理想,意欲登上仕途,一展自己的宏伟抱负。 杜子美之所以称为诗圣,还在于他的做人。诗人的一生颠沛流离,但在他的心中始终不忘的是他人的疾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初中学的《石壕吏》,他为诗中的一家人感到悲哀。其时,他是什么处境呢?从叛军的魔窟逃出,跟随逃跑的老百姓,到处寻找当时已经即位的肃宗。说不好听点,那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无家可归,也无处可逃。就这样了,还想的是他人的安危,不是圣人,谁能做到。在三峡夔州的两年当中,他虽然几经迁移,生活艰难。但当他得到朋友的几十亩果林和田地,有了收获时,他立刻想到的是附近的乡亲,与附近的老百姓分享他的劳动果实。我真想说一句,客居他乡的老杜,你为什么不为以后的生活考虑一下?还有,当李白因为永王事件,长流夜郎,他立刻写了一首《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一家人生活无着,妻儿嗷嗷待哺,自己贫病交加。但他的心还是在为朋友鸣不平。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 杜子美之所以称为诗圣,我想还在于他的关心百姓疾苦。古代士大夫讲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老杜这儿竟是一个例外。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令人震撼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如果对衣食无忧者,或许不是什么难事,也不算什么。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门客千人的四大公子,是为春申君、孟尝君、平原君和信陵君。《吕氏春秋》,就是吕不韦手下的门客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此时的杜甫,寄人篱下,衣食常忧,只是生活稍微安稳,但秋风吹破茅屋,秋雨湿透茅舍。自己的生活如此的困窘,还想着,有一天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广厦,让天下衣食无着的寒士一起共享幸福生活。这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杜子美之所以称为诗圣,我想还在于他关心国家的命运前途。逃出长安,自己身处危险境地,还想着为朝廷效力。读他的“三吏”“三别”可以知道,老杜自己已经是颠沛流离、衣食无着,可心中依然是想着国家,依然为山河沦于贼手而忧心不已。读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更可以知道老杜对于国家和时局的关心,他是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尤其是读他的《登岳阳楼》,更是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时的杜甫,投亲无着,只有与孤舟相伴,加上年事已高,身体又多疾病。应该是自顾不暇,用他自己的话真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但当他登上岳阳楼,他竟然还会想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时的他还能为中原地区的百姓流离失所而流泪,还能为中原战火不息、山河破碎而流泪。 这些,真的。杜子美,不是诗中圣哲,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