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3675
- 精华
- 0
- 积分
- 121
- 马克
- 403
- 金币
- 130
- 在线时间
- 1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9-22
- 最后登录
- 2016-10-3
4级:中尉

- 注册时间
- 2016-9-22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无为而治 于 2016-10-2 23:51 编辑
对于中国诗词尴尬处境的思考
中国诗词是中国的国粹,是我们文明的代表之一,可如今的处境却是很尴尬的,纠其缘由,我作以下思考:
一、中国古代学习的范围:古人学习六艺,六艺指,1.礼、射、书、乐、御、数。2.易、书、诗、礼、乐、春秋。由此可见古人其实是很多才多艺的。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乐好像也是要必修课。这就不难理解“词牌名”这个产物了。文与雅就能结合了。
二、古代诗词的传播方式:1、谱曲再由人唱出去。2、印刷书刊。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两种途径,上来你要印刷肯定是不行的,除非你本身特有钱,不然印刷商不可能为你印刷的,自古以来商人的天性大家也都是知道的,我们可以从古代一些著名诗人诗词的印刷版本之多可以看出,古今都一样,不出名你的诗不可能被广为流传。更别说让人唱出,更何况我们都知道,古时候能出来唱的多为歌姬,她们多以青楼女子为主,美女自然爱才子,这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所以不出名也就没啥出路了,当然也可以自己谱曲让人来唱出。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柳永,也只有一个方文山。但他们无疑都是很成功的。
|
来自苹果手机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