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楼主: 淮河左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白吃二斤馍,一命见阎王

[复制链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07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109
发表于 2016-11-17 09:03: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叶  梅: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人的期待,甚至是世界的期待。十多年前,有一个美国学者约翰·麦克斯特写过中国大趋势,在这个书里面有一句话,说中国其实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你们没有讲好,我当时看了这本书之后,给我的刺激是比较深的。因为我有同感,我觉得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变化,但是让我们特别感动、特别震撼的作品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1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叶梅,没听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07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111
发表于 2016-11-17 09:05: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叶梅, 土家族,曾插队,做过文工团员、宣传干事、副县长、刊物主编等。曾求学于湖北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电影家协会会员,一级编剧。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1973年开始文艺创作并发表作品,迄今为止共创作小说、报告文学及影视剧本等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代表作品有:小说集《花灯,象她那双眼睛》、《撒忧的龙船河》、《五月飞蛾》、长篇纪实《九种声音》、《第一种爱》等。电影《男人河》,电视连续剧《饭碗》等,有多篇小说经转载、翻译、改编和获奖。
  叶梅的作品始终坚持对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探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小说选》曾在翻译转载其作品的译注中称:“她以对鄂西土家族风土人情的描绘引起文学界及读者的关注。她的作品尤其是对女性及妇女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1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9:05: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厉害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1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9:0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很多作家咱都不知道,也没读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07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114
发表于 2016-11-17 09:08: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怎么来讲好中国故事,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比方小说,我们有很多年认为小说要淡化故事性,但是我认为,我们选作品一定要有一个好故事。散文这个文体实际上是最宽泛、最具有包容性的一个文体,但是我们很多年的散文就是那种所谓的风花雪月,那种非常肤浅的非常表面的一种抒情,一些停留在字面上与词法较劲的那种所谓散文,非常优美,但是你一点都不感动。问题出在哪儿呢?首先是对生活有了隔膜,作家跟生活的关系,已经不是过去我们的写作者跟生活的关系,那个时候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写作是因为有了写作的冲动才来写作,而我们现在所谓的文学,所谓的写作很多时候是为了写而写,为了获某种奖,图某种名利,要获得某种利益来写。还有专业作家体制,在体制内,为了写而写,生活离我们特别遥远。这些年我们也走了很多地方,我觉得应该带着情绪走,有的时候感觉非常难过,有时候非常激动,有的时候非常动情,不光是在生活里面,不光是走进生活,还有对生活的态度。那么作为一个散文家,首先要真诚,你对生活要真诚,对文学要真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1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9:1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在体制内,为了写而写,生活离我们特别遥远------这是批评铁饭碗作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07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116
发表于 2016-11-17 09:11: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请注意下面这段话:

。散文这个文体实际上是最宽泛、最具有包容性的一个文体,但是我们很多年的散文就是那种所谓的风花雪月,那种非常肤浅的非常表面的一种抒情,一些停留在字面上与词法较劲的那种所谓散文,非常优美,但是你一点都不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1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9:11: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好吧,好好看。基本上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07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118
发表于 2016-11-17 09:12: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第二,要付出真情。贺捷生写的作品为什么能够打动人,除了贺龙那一代的感人故事以外,更多的是她的情感投入,她怎么去认识那个故事。再就是表达要真切,而不是用华丽的辞藻无端地呻吟、无端地评论,貌似深刻、高大上,但实际上缺乏思考,所以对生活的态度,是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最基本的前提。你对生活都不熟悉,讲什么故事。比如现在我们的工人还是原来的工人吗?我们现在的农民还是原来的农民吗?这一天我去了官桥八组,就是所谓的生产队,我们想象的就是田园风光,老百姓吃得好,穿得好,有钱花,去到那儿一看我非常吃惊,这里就200多口人,他们住的都是别墅,生活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难道就是到此为止吗?不是,这里的农民办了博士后的工业园,他生产的拉锁向世界出口。如果我们只是想到,我们传统的乡村中的田园风光,这样来描写我们的农村,这样来写作我们的散文,这样的散文还是真实的吗?当然,也还有那样的一些农民,我上次到运城去,在火车上,有个抱着孩子,比我这个年纪还要小一点的妇人,半夜里孩子就一直哭,这个妇人就说:“我其实是他的奶奶,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北京打工,现在把这个孩子送过去,我已经养到一岁半了。”但是这个孩子不好哄,还是在哭,怎么办呢?她就掏出自己的乳房来给这个孩子喂奶。今天的农民就有这样的情况,大量的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在农村,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们的散文有多少去描写他们呢?还有像多民族的这种差异性,文化与文化之间就是有差异。比如说一个民族,一个作家,一个人,还有他的一些写作,要给他一个多样化的定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主题

1万

帖子

191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5-4-28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9:13: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再就是表达要真切,而不是用华丽的辞藻无端地呻吟、无端地评论,貌似深刻、高大上,但实际上缺乏思考,所以对生活的态度,是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最基本的前提-----这也好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主题

7万

帖子

1070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120
发表于 2016-11-17 09:14: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第三,就是发现。生活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生活是非常复杂而丰富的。怎么样去发现它的特质,这个里面要有一些独到的发现,同时要有一些独特的表现,还要有一些独立的思考,这三独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红军的诗意生活,那么残酷的年代,他们为什么那么无畏、勇敢,他们在那儿写诗、唱歌,他们是风花雪月吗?不是,是理想主义的鲜花在残酷的岁月里绽放。这次到福州去写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应该怎么去写,我们来了3天怎么写,写什么呀?回来以后,我读了大量的历史。史册记载,当时有阿拉伯、波斯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在那里。我的这个发现跟我的长期思考有贴近之处,后来我还发现了元朝的公主下嫁波斯。这个事很少有人提起,王昭君出塞,元朝的公主嫁到波斯去,我就决定来写她,不管发现怎么样,我们要有发现,要有一些独特的表现。我经常读到这样一些稿子,今天说祖国啊我的母亲,明天说祖国啊我的妈妈,这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你的表现没有一个人的特色,所以还需要独立的思考,一定要有独立的品格,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从古到今,《三言二拍》是讲故事讲得最好的,到现在我们读起它的故事都带有警示意味,它告诉人们,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个时候故事多精彩,那个时候的生活不见得有我们现在这么复杂,我们现在这个生活随处都是故事,晚报上、网络上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